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
一大早,看到一个新闻:

河南官方2日公布2024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,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共520个,总投资约2.1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年度计划投资约5830亿元。

而同样在今天,深圳也公布了2024年首批基建投资计划:

在在此之前,包括辽宁,安徽等省份也都公布了2024年的基建投资计划,规模都可能将超过今年。

没想到,开年第一个工作日提上日程的,首先是我大基建的提振计划。

可以说,2024年又是一个基建大年。

而今年的财政支持力度,很可能是这几年之最。

大家请准备好,很快,一大批基建项目将陆续报批上马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要如何理解此时此刻提振基建呢?因为提振基建跟房价是密切相关的,发展基建就是间接在保楼市,这个逻辑我就今天不作为重点讲。

今天回答的问题是,为什么眼下,基建仍然要作为2024年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呢?为什么经济总是率先搞基建房地产呢?

我分三点来解释:

第一,发债先行,为基建项目储备资金。

去年底,国家再次发一万亿国债,那这一万亿国债是不是需要有项目来承接,什么地方最好用,仍然是基建项目。

更何况,各个地方债已经在陆续发布,那么各个城市,各个地方也需要找项目落地。

第二,基建仍然有巨大空间。

很多人以为的基建,不是说基建已经越来越饱和了吗?没错,基建在不少城市的确边际效应呈现递减。

首先也是这么认为,但是在前年一个非常特殊的会议:万人zongli会议里面,我看到最高层披露的数据后,我才发现,中国真的太穷了,太多小地方,基建依然十分落后。

毕竟,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,发展太不平衡了,不要说北上广,哪怕北上广也每天在挖掘机轰隆隆,更别说那些最广大的贫穷的城市,基建空间无比巨大。

更何况,现在所谓基建,是新基建跟传统基建的合一。

大城市就多投新基建,小城市就投老基建呗。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原因,现在不得不靠投资来拉增长。

因为现在老百姓消费数据并不好,内需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我们有三驾马车,除了出口,就是消费和投资,现在除了内需要拉,而且不好拉,就只能靠投资,让地方来花钱对不对?

大家去看社融这个指标,你去看谁在借钱?

主要是央企国企在借钱投资,民企现在融资并不活跃。

关键时候只能靠国家队来拉投资,请问国家队能上马的项目都是什么为主?只有基建房地产是不是?

现在形势都看到了,靠刺激老百姓的内需看上去没有好办法,毕竟大家收入都不提高,怎么办?

普通人不花钱,自然只有刺激地方和企业来花钱?或者说,叫帮你花钱。

怎么帮你花?你说你的钱都在银行,没人能带走?你这么理解就大错特错了,当你以为你把钱存起来,就不会花掉了吗?

你错了,只要一个城市印钱发债,是不是就是属于变相放水?那放水之后,钱是不是就贬值了?只要借钱发债发的越多,是不是你贬值就贬的更多?

你以为这动不动几千亿的基建项目的钱哪里来的?地方发债难道是凭空来的钱吗?其实是所有存钱的人间接也在给基建投资舔砖加瓦。

通过发债扶持基建项目上马,其实就是通过牺牲债务,进一步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的一种方式。

其最终目的还是要盘活经济,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。

而未来债务越高,越需要放水来稀释债务,成为一个闭环。

只是对普通人而言,手里握的现金越多,越有可能被稀释购买力,现金越多的朋友,就会变得越来越贬值,这就是经济真相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Top